文章來源:貴州日報
11月16日,貴陽港開陽港區北上長江首航儀式在貴陽港舉行,14艘貨船運載6800噸磷礦石從開陽港區洛旺河碼頭出發,沿烏江水路直奔重慶涪陵進入長江。這是烏江復航后的首次大規模全線航運,象征著我省烏江水運復興。
從開陽港經甕安、余慶、思南、沿河,到重慶涪陵航線全長545公里,此批磷礦石抵達涪陵后,再由大噸位船舶轉運,最終運抵安徽蕪湖港。
烏江是長江八大支流之一,也是貴州第一大河,自古以來就是貴州聯通外界的航運要道,2003年后,因梯級水電站修建,“黃金水道”一度斷航。我省決心全力打通,2015年,完成烏江渡以下在建水電樞紐通航設施、構皮灘翻壩運輸系統工程建設;2018年,隨著構皮灘水電站通航設施工程建成,烏江干流通道“最后一顆紐扣”被解開,貴州“北入長江”黃金水道夢想再度實現;2020年6月,省交通運輸廳與貴州烏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就烏江航道通航設施運行維護管理達成協議,標志著烏江水運發展進入新階段。
如何讓船在江上走、貨從水上運重現繁盛?省交通運輸廳及省地方海事局聚焦提升烏江水運運能、形成規模運輸、助力黔貨出山、降低物流運輸成本“做文章”,通過一年來市場培養和國企引領,目前,已投入烏江水上運輸的企業10余家,船舶達35艘,形成規模單趟次運力2萬噸。隨著后期更多船舶投用,將增加烏江航運輻射能力。
據了解,貴陽港開陽港區是黔中經濟區和貴陽市通江達海的唯一港口,是貴州省水運大通道北入長江的門戶,是貴州省連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經濟帶、長三角經濟區的“橋頭堡”。此次14艘貨船從開陽港出發,標志著黔中地區的水運門戶已經打開,為“黔貨出山”開辟了新的戰略通道,為“產業互聯”提供了新的路徑選擇,為“強省會”行動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同時,也為開陽加快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支撐。(記者 劉力維)